果樹的開花、結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,真的嗎?看過本文,您將會發現這些大自然的果實有多麼珍貴。
【開花】
果樹從所謂的營養生長進入到生殖生長階段,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不甚整齊的狀態,有些花芽分化,有些則持續抽梢,一段時間過後,果園就會同時呈現有花有果的畫面,待果實成熟,依序進行採收,這就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了。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藥劑的使用從防治病蟲害,悄悄地延伸到調整果樹的生理。催花,讓果樹能提早、整齊地開花,進入小果期的套袋作業才能雇請工人儘速完成;到了採收期,果實的成熟度也頗為一致,採收作業才不會拖拖拉拉;遇到市場上價格低落時,還可以用藥劑來達到延後採收的目的。這些都是從效率的角度思考,捨棄了大自然最佳的安排,而代價就是你我的健康。
【授粉】
在芒果花期常常會看到不少大頭蒼蠅穿梭其中,這是芒果主要的授粉昆蟲麗蠅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部份先開花的芒果樹吸引了麗蠅駐足,進而繁衍了下一代,為接下來陸續開花的芒果樹預先安排好了授粉大軍,因此芒果樹的授粉也是如此巧妙而自然。白粉病、炭疽病、黑斑病、蒂腐病、葉蟬、薊馬等是常見的芒果花期病蟲害,因此殺菌、殺蟲劑要噴好噴滿。請別忘了授粉昆「蟲」也是蟲,在殺蟲劑的作用之下,授粉工作將變得不再自然。豆粉、豆渣、魚粉、魚、豬肺等含有蛋白質成分的材料,被用來作為飼養麗蠅的工具,希望能藉此填補一些被自己消滅的授粉昆蟲。
【小果】
我們在這個時期會進行一種隔絕病蟲害的物理性防治_套袋,時機就約略選在鴨蛋或雞蛋大小。
選留(疏果):我們原則上不不疏果,只淘汰明顯瑕疵(或畸形)的,以及某些過於密集會妨礙套袋工作的小果。一穗選留1、2顆果實,成為大多數果農們為了追求大顆果實的重要工作,然而人選往往不如天選,持續的生理落果,常常會讓人疑惑是否被自己淘汰的那一顆才是真正該留下來的?
病蟲害導致的落果:芒果夜蛾算是今年幫我們「疏果」最大的功臣,近500公克的大果同樣慘遭毒手,成了情人果的材料。
強勁的季風再淘汰數次,每一次都造成滿地的落果,有許多甚至大到2、300公克了,很無奈但這就是自然的現象。
【修成正果】
這一路上的坎坷好比唐僧至西天取經一般,不容易啊!
[失竊]不知道是生活所迫還是真的很懂吃,失竊的現象連年發生,只是數量多寡的問題罷了。拆開的套袋棄置一地,品格教育有待加強。
[動物取食_鳥類、老鼠、綠鬣蜥]
透過套袋啄出一個一個的小洞,這是鳥類所為,神奇的是,被小鳥看上的果實個個都是極品,香甜味美。老鼠、綠鬣蜥的為害就大了,有時套袋還在樹上,果實已經不見蹤影;也許是挑食的緣故,有時則是被吃掉大半,其餘的還在樹上。今年嘗試把外觀不佳的果實集中置於特定區域,讓這些飛禽走獸們享用,沒想到,樹上的果實被破壞的情形還真的改善許多。
[採收期遭逢大雨_乾濕劇烈變化導致的裂果]
這雖然是某一年發生的慘劇(近90%的裂果),但對於我們這種常年不灌溉的果園來說,近採收期時還是提心吊膽,一旦發生大雨來得不是時候,就有可能惡夢重演。
[套袋工作不夠確實]
雨水帶病原菌侵襲果實,明顯的病斑讓芒果失去商品價值;小蟲入侵,常見的如螞蟻與介殼蟲當這裡是共生樂園。
【採收上市】
太小_淘汰:雖不追求大果,但果實太小終究不是消費者所樂見的。
太醜_淘汰:即便是做好物理防治,阻敵於袋外,但高達九成以上的果實還是或多或少具有外觀上的瑕疵,如同太小的果實一般,太醜的最終也不會上市。
雖說不上萬中選一,然而這近乎野生的果實也實屬彌足珍貴了。
【關於在欉黃、在欉紅】
市售的水果常常有著這樣的描述,多數人也都認為這是果實成熟的意思,然而從果實開始轉色到完熟自然落袋其實都不違背這樣的描述,但風味卻天差地別。
在過去,果實待在樹上黃熟再採收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,而如今有不少的改良種則是無法在樹上待到黃熟,而是需要透過人工催熟的(一般是採用以碳化鈣為主要成分的電石,也有人稱電土),最常見的像是金煌等大果系列,若是硬要待在樹上完熟再採收,容易造成「黑心」的現象,這可以解釋為該改良種的生理缺陷(也有人說是生理障礙)。
曾經聽長輩說過玉文的採收適期為五月節前後十天。如同金煌一般,這個採收指標並不是七分熟、八分熟,而是差不多夠大了,該採收了。由於採的是尚未成熟的果實,相較於待在樹上完熟的果實風險要低許多,因此從事有機栽培的門檻也低,是很容易上手的系列。
【芒果的更年性】
芒果在採收後有著持續而顯著的後熟反應,這是更年性水果的典型,在不適合的狀態下改變儲藏溫度(例如冷藏),就有可能會讓果實停止後熟。所以收到芒果先不要急著放進冰箱,待外觀呈現油亮感時再冷藏保存即可。
事實上,讓大自然安排的香甜芒果在市場上絕對是鳳毛麟角,大多數的人根本無緣品嚐。在藥劑如此氾濫的此刻,倘若您仍執著在外觀與價格上,豈不畫錯重點?
類天養農法執著於古典自然農法的純粹,歡迎與我們一同追尋那記憶中最初的風味。
延伸閱讀:
[著作權聲明]本文中之文字、圖片、影片等內容均屬著作權人所有,請尊重他人之著作。歡迎非商業性質使用轉載,請告知並註明出處;商業行為請取得授權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