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

從花期的幾個現象看芒果園無農藥管理的觀念與操作

 


事實上,芒果這個作物的藥劑防治並非花期才開始,而是全年無休,這還不包括除草劑的使用。請參閱「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」,無怪乎曾有人說:「我看到芒果都是喝農藥長大的。」而如今,為了體現農業工業化,追求果樹一致性的生理表現,一齊開花、一齊結果、一齊採收,當然免不了還要一齊噴藥、一齊施肥,更有甚者,為了追求理想的價格,調整果實的採收季節,達到反季節操作的目的,而這一切都要從催花開始。

為了避免果樹過於高大,造成管理上的困擾,修剪是必要的手段。適度的修剪不但能創造出理想的樹形,通風、日照充足的環境除能有效降低病蟲害的干擾,也有機會提升果實的品質,促進更多的分枝,與不錯的開花表現,達到多重的目標。而如今環刻(環狀刻傷)、藥劑處理等被用來作為主流的催花手段,旨在抑制枝梢的營養生長(停梢),進而轉變為生殖生長(花芽分化)。您沒看錯,人們以為像呼吸一樣自然的開花結果,其實在果園裡早已變了調,農藥的角色已不可或缺。以人工方式強勢介入果樹生理,有機會達到如工廠生產般的一致性,也有可能創造非季節性的產出(提早或延後)。但市場的供需終究是由買賣雙方所共同決定的,認同的就多消費一點,鼓勵農友朝這個方向生產,反之亦然。

在自然的環境中,果樹有可能同時呈現新葉、花苞、花穗、小果,乃至於中大果,當然也有可能存在著部份繼續營養生長、毫無開花跡象的果樹。隨著氣候的變化,果樹的生理會做出對自然最適當的應對,而這種表現也就是生物最難能可貴之處。

 

幾種較常見的病蟲害

新梢、花穗都是芒果螟蛾(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)的最愛。受到傷害的新梢、花穗通常會逐漸萎凋,這對於整體產量當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。有鑑於此,農友們會選擇以噴藥來解決問題。倘若被芒果螟蛾為害後卻依然出現花苞,那噴藥是否仍是唯一或最佳的解決方案呢?

 




事實上,噴水就可以輕鬆達到有效抑制白粉病的目的。雖然不若藥劑防治般長效,得勤快些,但這就是與傳統慣行不同之處:「想要得到的再好一些,就得再多付出一些」。

 


介殼蟲、蚜蟲等小型昆蟲除能與螞蟻形成共生關係外,其等所分泌之蜜露,亦為煤病菌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。因此,適度的修剪讓果樹通風及充足的日照,切斷與螞蟻間的共生關係,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型昆蟲的密度,進而降低煤病發生的機率,顯然藥劑防治並非唯一的手段。

 


透過與雜草共生能有效地降低地面的噴濺感染;將罹病的枝葉集中燒毀、果實攜出園區等確實清園的作為,可有效降低病原菌的密度。面對這為害芒果最嚴重的炭疽病,吾人應具備正確的認知,與在清園方面加倍努力來作為因應。

 

不論使用何種農藥,都必須面臨斷鏈之後更加複雜的食物鏈,與無止盡的藥劑防治。抗藥性將迫使農友們不斷地更換藥劑、提高濃度,以期能達到有效的抑制目的。此舉也必將對環境帶來更大、更深遠的影響,當然也包括芒果的授粉昆蟲麗蠅在內。因此,為了避免花期的授粉不佳,農友們便紛紛飼養起這些再自然不過的麗蠅。在授粉任務結束後,許多果園上演的大戲就是鳥盡弓藏,這些授粉功臣終將難逃農藥的伺候。

 


芒果的香甜滋味可謂夏季水果的最佳禮讚。而農藥在整個栽培管理過程中的角色吃重到可說是無所不在,果樹開花要「催」、授粉昆蟲要「養」,豈不令人大開眼界?殊不知花的開與不開、開得整齊與否都是生物最自然的反應;授粉不佳則是昆蟲們早已被農藥一併防治掉了。我們試圖透過文章傳遞一些訊息,讓您看看門道,希望將來在面對農產品的時候,不再只是聚焦在外觀與價格上。

 

芒果:漆樹科(Anacardiaceae)芒果屬(Mangifera)

 

延伸閱讀:

無農藥栽培管理模式的田間實踐

淺談「螞蟻上樹」的意涵

生物多樣性之與雜草共舞

淺談幾個影響芒果產量的關鍵因素

難度破表的類天養芒果

 

[著作權聲明]本文中之文字、圖片、影片等內容均屬著作權人所有,請尊重他人之著作。歡迎非商業性質使用轉載,請告知並註明出處;商業行為請取得授權後使用。

加味的蜂蜜_亞滅培

   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 112 年 11 月 10 日公告 修正「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」第三條附表一、第四條附表三及「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」第三條。 其中,在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第三條修正總說明中提到:考量禽、畜動物食用合法施用農藥之飼料作物後,可能...